
德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弗雷·奥托(Frei Otto)(1925.5.31 – 2015.3.9) ,以其在轻型建筑和张拉结构的突破性成就闻名于世。去世后不久,奥托被追授为201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早前在2006年时,他被授予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RIBA Royal Gold Medal)。奥托在60年前所提出的轻型结构的研究,对今日的建筑设计仍有重要意义,同时他的作品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

多年来奥托一直领先于时代的脚步,孜孜不倦地寻求新的方法,用最少的材料和能源创造空间,在建筑可持续性的概念提出前,早已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他突破建筑范畴的兴趣表现在对实验法的热衷,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物理的、生物的和技术的过程都在创造物体。”他对自然现象也有极大兴趣,比如鸟类头骨、肥皂泡泡,以及蜘蛛的织网,这些都被转译为人造形式,表现出难以置信的精美和优雅。

1976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 German Pavilion )设计,标志着奥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作品中彰显了技术、预制工艺,以及大量生产对建筑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全世界第一次关注到他在张拉结构领域的创新。然而,他对张拉结构的兴趣早在二战时为监狱中的伙伴建造轻型帐篷时便已萌生。这样的经历使奥托意识到,建筑即使在材料资源和经济严酷的情势下,也应具备可行性的重要,这之后便成为了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也许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Munich Olympic Stadium),优雅地融合了奥托在张拉结构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这种彻底的、流动的结构,极大区别于严肃、独裁的体育场特质,表现出德国不同的、有怜悯感的另一面。在体育场竣工后的40年,形同帐篷的结构仍完好无损,激励、鼓舞着每个参观者,正如它在1972年诠释出的伟大精神一样。

弗雷·奥托最近被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是与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Shigeru Ban )共同合作的2000年世博会日本馆,奥托经常和其他专家一起工作在不同跨领域的团队中。也许最重要的是,他将自己在结构和技术方面的丰富才识,源源不断地奉献于未来世代的建造者们。

点击下列小图查看 ArchDaily 国际版精选的弗雷·奥托作品,通过下方链接可了解更多有关他的信息: